【車訊網 報道】在世界五大車展當中,東京車展離咱最近,以北京而論,去東京看車展甚至比去廣州看車展還方便。正因如此,車訊網編輯一大早從首都機場出發,午后便走進位于東京有明的國際展示場,如果有晚班機,當天就能返回北京。雖然是走馬觀花,可了解一下它國汽車業的動向,挺有意思??偟膩砜?,這屆東京車展給我留下3個印象:第一是以本土品牌為主,第二是以未來科技為主,第三是貼近民生。
所謂世界五大車展,指的是東京車展、底特律車展、日內瓦車展、法蘭克福車展和巴黎車展。事實上,車展主要分成兩大類,第一是以廠家為主導,第二是經銷商為主導,后者其實就是展銷會,在我國很流行,每個省會城市都有,有些地方甚至一年辦兩回。對于汽車媒體來說,關注的焦點,通常是前者,也就是以廠家為主導的車展,因為在這樣的車展上,可以獲悉更多的行業動向。
2023東京車展的最大動向,是展館里不僅有整車,同時還有大量移動出行領域的零部件制造商和解決方案服務商的展臺,它們的數量遠遠大于汽車制造商。這是因為,從本屆展會開始,東京車展更名為日本移動出行展(Japan Mobility Show),由于名稱改變,展會內容隨之擴大。本文只是出于傳承多年的習慣,仍然將其稱為東京車展。
走進展館,首先看到的是日產汽車。在主展臺上,展示了4款純電概念車,從而表達未來電動化出行的創新體驗,它們是:Hyper Tourer、Hyper Adventure、Hyper Force、Hyper Punk。
第1款:Hyper Tourer。這是一款電動MPV,前排座椅可以360度旋轉,不知是不是為了在車內召開4人會議。據介紹,后排乘客通過穿戴式顯示屏,可以查看和操作前排中央顯示屏上的導航與音頻,此外,車載人工智能系統還能通過監測腦波、心率、呼吸和汗液分泌等人體生理體征,自動調整車內照明,選擇適當的音樂。
外觀方面,日產車標采用發光設計,白色腰線型車前燈,顯得頗為獨特,貫穿車身的對角線設計,可以帶來更好的空氣動力學性能。
該車底盤非常低,據說是超低重心的設計,目的是讓行駛更為平穩。動力為電動四驅,由固態電池供電,由此可見,它在續航里程和充電速度方面,將會有著超越目前電動車的表現。
第2款:Hyper Adventure。這是一款四驅SUV,具備一定的越野性能,比如,車輪配備“冰爪”配件,前后保險杠內配有雪地牽引裝置。內飾方面,儀表盤與前風擋底部相連,整個車身似乎處于透明空間當中,未來感極強。后部空間相當寬敞,便于裝載戶外裝備,后排座椅還能旋轉向后。動力電池具備外放電功能,不僅用于露營照明,同時可為電動摩托艇等充電。
第3款:Hyper Force。這是一款電動跑車,車頭造型顯得十分夸張,據說,雙層空氣動力學設計,能提供較大的下壓力,車尾部同樣采用雙層擾流板設計,再加上高強度碳纖維的輕質車身,估計會有很好的性能。
車身看上去非常寬大,從側面看,是跑車常見的低趴姿態。車輪采用碳纖維材質,制動系統是新研發的等離子制動器,據說性能升級不少。動力方面,電機功率1000千瓦,配備日產 e-4ORCE雪狐電四驅,由固態電池供電。
車門采用剪刀門設計,內飾相當簡潔,座椅采用輕質高硬度碳纖維,配四點式安全帶,分為兩種駕駛模式——賽車模式和公路巡游模式。儀表盤根據不同的駕駛模式改變顏色和顯示方式。智能方面,配備超級激光雷達和一系列專為運動駕駛設計的傳感器。
第4款:Hyper Punk。它是日產汽車的下一代跨界純電車型,外觀采用多重+多邊形的設計,銀色涂層在不同角度和光源下,呈現出不同的色調。據介紹,該車亮點之一,是能在虛擬與現實世界之間、內部與外部世界之間,建立無縫互聯,同時,車內搭載的“車輛到一切”(vehicle-to-everything,V2X)系統,能為住宅和其它車輛供電。
內飾方面,同樣是一幅未來世界的模樣,車載攝像頭能將車輛周圍的景象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直接轉化為漫畫等符合駕乘者喜好的顯示風格,并投影到駕駛員周圍的三塊液晶屏上。
除了上述4款重點展示車,在日產的展臺上,還擺放著一大排在售車型,比如這輛奇駿(X-Trail)。目前國內銷售的奇駿,分為2.0自吸、1.5T和1.5混動,展臺上的這輛車也是混動,從尾標上看,就是超混電驅e-POWER。
奇駿旁邊,是全新的日產SERENA,這是一款7座家用MPV,以實用著稱,動力同樣是超混電驅e-POWER。
日產展臺的對面,是三菱汽車的展臺。別看廣汽三菱剛剛關門,三菱汽車在日本街道上的,還是非常多見的。更不用說,帕杰羅等經典越野車,在戶外圈里早已深入人心,難以磨滅。也許正是這個原因,三菱汽車的參展主題是“喚醒你內心的冒險精神”。
展示這一主題的,是一款帶有越野風格的MPV,或者說是一輛SUV與MPV的混合體。按照三菱的說法,這款三菱D:X概念車,代表著一種新思路,能讓你“嘗試新事物”。
三菱D:X概念車的外觀方方正正,寬大的輪眉與高高的離地間隙,讓人想起烏尼莫克。作為概念車,新穎的車燈必不可少,車頂箱的造型讓人產生耳目一新的感覺。后車門是電動側滑門,車內3排6座,前排座可以旋轉。
在售車型的亮點,是歐藍德,與廣汽三菱歐藍德不同,這是一款插電混動版,外觀與內飾,也顯得更加漂亮。
三菱展臺上還有一款微型電動車,輪胎花紋好像拖拉機,估計挺穩當,但可能開不快。不過,對于市區短距離代步來說,它應該具備一定優勢。從技術層面看,它的最大亮點是電動汽車回收電池的再利用,并基于人工智能實現自動識別與車輛穩定,此外還能折疊,裝進汽車的行李廂。
三菱展臺的斜對面,是寶馬汽車的展臺。本屆車展共有500多個企業,整車企業主要是豐田、本田、日產、三菱、鈴木、馬自達,非日本車企只有3家:寶馬、奔馳和比亞迪。這種情況與我在日本街道上的所見,基本相同——滿大街基本上都是日本車,從國外來的,比如奔馳、寶馬、奧迪等,偶爾才能見到一輛。
寶馬展臺的居中位置,是X2和iX2,一輛是燃油版,另一輛是電動版,這是全新一代寶馬X2的首發亮相。它屬于緊湊型SUV,我國目前在售的是華晨寶馬的2023款車型,但聽說已經停產,今后將改為進口,不再國產。
新一代的X2外觀方面更具動感,尤其是溜背式造型。動力方面,燃油版分為20i、28i和M35i三種動力,電動版搭載雙電機,WLTP工況續航417-449公里。
內飾方面,依舊是10.25英寸和10.7 英寸的雙聯屏,內置寶馬iDrive 9車機系統,并增加了車內攝像頭。
展臺上,還展示著一款概念車,它在2個月前剛剛發布,被稱為寶馬的新世代概念車,據說將在2025年量產。這是一款電動車,除了已經較為常見的隱藏式門把手,還有電子外后視鏡、車輪單螺栓等,看上去較為新穎。
內飾方面實在過于節儉,幾乎看不到實體操作鍵,似乎所有控制都集成在中控屏里,不知道量產版會不會也是這幅模樣。
寶馬展臺的隔壁,是鈴木汽車的展臺。鈴木汽車一向以經濟實惠著稱,品質也相當不錯,它的奧拓在我國幫助許多人,率先圓了汽車夢,但隨后江河日下,挺厚道的長安鈴木與昌河鈴木,無奈退出我國市場,可在日本及其它國家,它活得好好的,就拿去年來說,年銷售341億美元,同比增長30.1%。
鈴木的主展臺上,擺著3輛汽車、1輛摩托車和1輛電動自行車。居中位置是鈴木的eVX,這是它的首次亮相,估計距離上市不會太遙遠。該車定位于小型純電SUV,外觀顯得較為厚重,看上去挺敦實,車身造型富于肌肉感,型面精彩。
主展臺的邊緣,展示著一款氫動力車,我沒看到具體說明,對其情況完全不了解。事實上,5年前我專程跑到靜岡縣濱松市,參觀鈴木汽車博物館時,就曾看到人家在40年前,就開始研究氫動力了。
旁邊的這輛摩托車,也是氫動力。雖說未來世界的交通工具,大概率以電為主,但電從何來,目前還在探索中。我認為,使用氫燃料的動力電池,或許比目前的鋰電池更有優勢。
在主展臺的另一邊,是eWX概念車,它定位于“迷你旅行EV”,外觀仍然保持日本市場最為暢銷的K-car風格,方方正正,盡最大努力擴展車內空間。動力為單電機,續航320公里,對于“一戶建”極為普遍的日本來說,到家就能充電,倍兒方便不說,還比去公共充電站省錢。估計它量產后,應該能受到歡迎。
主展臺上,還展示著一輛電動自行車,這東西在我國早已鋪天蓋地,我想說的是,如果我國能把電動自行車做的再精致一些,安全配置豐富一些,使用者最好別弄個棉簾子掛在車把上,就好了。
主展臺對面的獨立展臺上,展示著新一代的斯威夫特(Swift), 斯威夫特曾在我國流行過一段時間,中文名叫雨燕。該車將于2024年上市,動力有可能是配有輕混動系統的三缸發動機。
另一個獨立展臺上,展示著SPACIA的特別版。該車除了空間大,車頂還配有行李架和行李籃,顏色顯得頗為稚嫩,很有些溫馨感和娛樂感。
鈴木吉姆尼顯然不是本屆車展鈴木展臺的重點,但在展臺一角,依舊擺放著一輛吉姆尼SIERRA。吉姆尼是一款個性化很強、性能很強、品質很好,同時又比較便宜的越野車,SIERRA在個性化方面更上一層樓。如果繼續以當年14萬元左右的價格在我國銷售,就好了。
鈴木展臺的斜對面,是比亞迪展臺。它是本屆東京車展僅有的3個非日本車企之一,也是唯一參展的中國車企。
比亞迪的主展臺上,展示著2款車,第一款海豹,它將于2024年春季在日本上市。這是一款中型轎車,在國內的動力分為純電和插電混動,指導價16.68-27.98萬元。不知道在日本上市后,動力與售價會是如何。
第2款是海豚,這是一款小型車,純電動,在我國的指導價是11.68-13.98萬元。
主展臺的旁邊,是一臺仰望U8,據說這是它首次在海外車展亮相。這款2.0T、4電機四驅的增程式大型SUV,恐怕不太符合日本市場對汽車的需求。但根據報道,該車在車展現場演示了“原地掉頭”功能,引起關注。事實上,比亞迪進入日本一年多,已經開設了15家門店,根據規劃,比亞迪在2025年年底前,還要再開100家門店。
比亞迪展臺的隔壁,是雷克薩斯展臺,這個豪華品牌的展臺十分簡單——東京車展的展臺大都如此,布局很簡單,沒有地坪,也沒有復雜的搭建,與北京、上海車展的風格,存在較大差異。
雷克薩斯重點展示的,是LF-ZC概念車,該車屬于轎跑風格,流線造型,呈扁平低趴狀。據悉,這款概念車將于2026年量產。
從側面看,運動感很強,車門上的型面處理頗具想象力,車身的長寬高分別為4750×1880×1390毫米,軸距2890毫米。
車尾似乎比車頭更精彩,層次豐富,造型大膽。貫穿式尾燈的中間,增加了發光標識。
內飾很簡潔,車門為對開,后座位置略高,估計有著不錯的視野。
方向盤采用手柄式,左右各有一個小型液晶屏,前方靠近風擋下緣,還有個狹長的顯示屏。中控屏的位置上,安置著一個巨大的液晶屏,延伸到副駕面前。廠家將該車內飾稱為數字化的智能座艙,具備情景識別功能和新一代的語音識別系統。動力方面,預計是電動四驅、線控轉向。
雷克薩斯展臺斜對面,是本田汽車的展臺。展臺入口處,首先是一大堆飛行器——本屆車展的真正名稱是移動出行展,因而突破“車”的界限,有好幾個車企都展示了飛行汽車,其中就包括本田。
本田主展臺的中心位置上,是一款自動駕駛車:Cruise • Origin。外觀與今年在東風汽車科技周上的展示很相似,車內有6個座位,純電驅動,全自動駕駛。據介紹,本田將與通用汽車合作,從2026年開始,在日本用這款車提供出租車服務。
主展臺上,還有2款微型電動車,其一是CI-MEV,它的身材跟我國的“老頭樂”差不多,可技術、工藝、安全,以及舒適程度,根本無法同日而語。按照本田的思路,它定位于自動行駛微型移動出行,滿足短途代步的需求。
其二是Sustaina-C,它的定位與作用,跟上面那款車差不多,但體積稍大,更像是一輛汽車、而不是“老頭樂”。它的亮點在于依靠重復使用的廢舊丙烯酸類樹脂制造,從而很好地實現了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主展臺旁邊的獨立展臺上,展示著Prelude,它是首次亮相,定位于緊湊型兩門轎跑車,純電驅動。說明牌上寫著它屬于概念車,可怎么看都覺得可以馬上量產。
另一個獨立展臺上,展示著Prologue,它是本田借助通用的奧特能平臺打造的,是一款全新的純電SUV。據說,該車將于2024年上市,動力分為單電機兩驅和雙電機四驅。
本田展臺之后,轉入另一個展館,迎面而來的,是斯巴魯的展臺。這是一個頗具個性化的汽車品牌,尤其以性能著稱。它的森林人和傲虎,在我國擁有一批忠實的粉絲。
斯巴魯主展臺上,是一款名為Sport Mobility的概念車,這款造型硬派的轎跑車是首次亮相,外觀很容易讓人想起美國的肌肉車。介紹上說,該車可以“隨意控制四個車輪”,如此說來,應該是四電機扭矩矢量技術,果真如此的話,太值得期待了。
斯巴魯展臺的對面,是馬自達的展臺,展臺入口處,擺放著一輛1989年誕生的第一代馬自達MX-5,它在日本叫EUNOS ROADSTER,是一款相當漂亮的敞篷跑車。
主展臺上,展示著新一代MX-5概念車,它的外觀有點兒像意大利風格的跑車,但線條更為流暢,造型也相當優雅,車燈更是展現出科技感與未來感。
車尾短小、精干,尾燈是跑車常見的圓形。黑色車輪與紅色車身搭配的恰到好處。
動力為增程式,以雙轉子發動機充當增程器,電機驅動,并配備17.8千瓦時容量的動力電池,整備質量1450公斤。
馬自達展臺斜對面,是奔馳汽車的展臺。奔馳展臺的搭建稍微講究一些,以黑色為主題,面積不大,與奔馳在北京/上海車展相比,實在小的可憐。
奔馳展示的內容,主要是全新一代的AMG C63 S和CONCEPT EQG,后者是一款純電越野概念車,首次在日本亮相。
過了奔馳展臺,再往前,是面積龐大的豐田展臺。不僅面積大,這里的觀眾,似乎也是最多的。
豐田的主展臺有2個,一大一小,大一些的主展臺上,擺放著5輛車,把頭的2輛,是多功能車,其中之一是兼顧個人出行和商業運輸的電動化車型:KAYOIBAKO,此外還有幾輛電動自行車。
5輛車里,位居中心的,是豐田旗下高性能品牌Gazoo Racing的首款純電跑車:FT-Se。這個高性能品牌的標志是GR,它的GR86和Supra,深受愛好者追捧,如今它也要涉足電動車了。不過,電動機原本就具有起速快的優勢,將其擱在跑車里,挺合適。
跑車旁邊,是一款純電SUV概念車:FT-3e。這是它的首次亮相,造型風格與以往的豐田SUV完全不同,車頭十分前衛,車身有些機甲的感覺,車尾運動感十足。
接下來是一輛皮卡概念車:IMV 0。它的特色是“百變”——根據需求隨意改變,將可自定義的零部件用螺栓固定在貨廂地板上,從而變化成宿營車、救援車、救護車、商販車,等等。動力也有多種選擇,包括柴油、汽油、混動和純電。
小一些的主展臺上,擺放著3輛車,其中之一是蘭德酷路澤Se概念車,這是一款純電SUV,長寬高分別為5150×1990×1705毫米,軸距3050毫米,目標續航1000公里。
另一輛是EPU電動皮卡概念車,長寬高分別為5070×1910×1710毫米,軸距3350毫米。
主展臺之外的亮點也不少,比如這輛豐田引以為豪的蘭德酷路澤(LAND CRUISER)。
還有2024款的皇冠,該車后部采用溜背式,與傳統意義上的商務轎車相差甚遠,不過,真正的亮點是它的動力,據說是氫燃料。
上述展車均未上市,目前可以買到的,是這輛豐田世紀SUV,動力3.5插混,四驅,起步價折合人民幣約為124萬元,您別嫌貴,它還是限量發售呢,好像每月只有30臺。
后車門有外拉和側滑兩種開啟方式,獨立座椅可以放倒,形成躺椅,每個座椅都配有顯示屏,車內氛圍看上去相當豪華。
與日本其它車企一樣,豐田也有電動三輪車和電動輪椅,不僅做工很考究,性能也相當不錯,比如下圖左側的那個輪椅,據說可以上下樓梯;而電動三輪車可以折疊,收入汽車的行李廂里。
豐田展臺的旁邊,是大發汽車的展臺。這是一家專門制造小型車的公司,1907年就誕生了,1984年曾在天津組裝生產——天津大發。
大發汽車的展臺上,猶如博物館,把不同時期的大發代表車型,列成一排,頗為有趣。
主展臺上,最為醒目的是Vision Copen概念車,它的外觀圓潤可愛,長寬高分別為3835×1695×1265毫米,軸距2415毫米,動力1.3升,可以使用碳中和燃料。
內飾前部為懸浮式設計,顯得十分簡潔。擋桿造型猶如飛機操縱桿,再加上敞篷結構,開起來一定非常爽。
主展臺上的另一輛車是Osanpo,它是一款電動跨界敞篷概念車,外觀同樣很乖巧,車頭下半部分和車身裙部,均為黑色覆蓋件,強化了運動與越野的調性。
看完大發汽車,乘用車的整車部分,到此結束。隨后的幾個整車館,或是商用車,或者是旅居車。
最后的總結:
這屆東京車展,給我留下3個印象:第一是以本土品牌為主,第二是以未來科技為主,第三是貼近民生。
以本土品牌為主并不新鮮,十多年前第一次去日本,就發現大街小巷基本都是本國車,歐美車也有,占比很少,差不多每看到10輛豐田,才能看見一兩輛奔馳、寶馬或保時捷。既然市場如此,車展也不會例外。
未來科技方面,一是新能源,二是智能。前者包括固態電池和氫燃料電池,豐田希望在2027年前后將固態電池商業化,據說它的續航高達1200公里,充電只需不足10分鐘。當然,它的成本也很高,估計一開始只能用于高檔車。至于智能,民眾的興趣似乎非常高,無論哪個展臺,只要開始做演示,必然會圍過來許多人,大家都聚精會神地仔細看,直到演示結束,才慢慢散去,前往下一個展臺,繼續看演示。
追求實用、貼近民生,是日本一貫的習慣。就拿本屆車展來說,雖然主展臺都是電動車和智能技術,但并沒有故弄玄虛,沒有用華麗的辭藻噴云吐霧,整體氛圍,顯得特別接地氣,對普通消費者十分友好,為他們準備的各種車型,無論四輪車、三輪車還是兩輪車,相當齊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