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非常難,但是一群人就很燃。一群人在一起,很多問題不能說迎刃而解,但我們所遇到的局面就不一樣,要聯合才能贏。
我們一定要讓這個車在電續航的情況下,能夠開出電動車的感覺。今天電動車所具備的優勢,我們都要加載在未來的PHEV上。
未來,PHEV大概的市場占有率為25%,電動車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35%-40%,剩下的就是燃油車。
昨天(8月3日),車訊網發表《回應媒體關切,上汽大眾當下到底怎么“卷”(上)》,上汽大眾兩位高管著重談了未來18到24個月,企業將如何度過這一比較艱難的時期。那么,放眼更長遠一段時間,上汽大眾還將有怎樣的發展和期待?上汽大眾汽車有限公司總經理賈健旭,上汽大眾銷售與市場執行副總經理兼上海上汽大眾汽車銷售有限公司總經理俞經民,繼續回答車訊網等提出的問題。
問:我國汽車產業對外合資合作已經40年,上汽大眾一直保持業界領先。那么,在未來的后合資時代,上汽大眾準備怎么發展?
賈健旭:還是一句話:In China for China(在中國,為中國)。old money和new money需要我們走在一起,導出一個新局,這是我們合資雙方已經完全認識到的。
但是,In China for China是要有基礎的,就像我們的桑塔納2000和Lavida朗逸,還有很多成功車型。如果沒有這些,上汽大眾也走不到今天。我們跟德方同事之間還是有同頻共振的,而德國大眾也在拿上汽大眾作為“試驗田”,在技術實力和靈魂上面,我們是有點東西的,是值得來同頻共振的一個合作伙伴,這一點上我們業是有共識的。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如果這個“試驗田”成功了,in China for China成功了,那么德國大眾在中國也完全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
上汽大眾整體的合作性非常強,我們一直認為在合資企業,只有合作才能雙贏,才能成功。把我們的長短板互補在一起,互相有依靠才能走得更遠。一個人非常難,但是一群人就很燃。一群人在一起,很多問題不能說迎刃而解,但我們所遇到的局面就不一樣,要聯合才能贏,因為我們之間是“競合”的關系。
問:兩年后,上汽大眾要推出怎樣的產品,才能讓企業更具有競爭力?
賈健旭:在推出長續航的PHEV之后,除了動力總成和純電續航外,我們會在車內和車本身做很大的變化,對于PHEV產品,如果給出的技術方案就是改了動力總成,里面所有的東西跟燃油車一模一樣,我不能接受。我們一定要讓這個車在電續航的情況下,能夠開出電動車的感覺。今天電動車所具備的優勢,我們都要加載到未來的PHEV上,為什么?
因為這個車在上汽大眾內部還肩負了一個使命,叫土壤。我們有很好的種子,我們要把一個好的種子種在一個肥沃的土地里面,讓它成長,為我們將來的電動車打基礎。
俞經民:一個品牌如果不能回答USP(賣點)的話,漫漫長路也很難站得住,無論是做燃油車,還是做電動車。我曾經做過7年的自主品牌,深感一個產品的成功,不代表一個品牌就站得住。努力是必須的,但光有努力還不能作為一個充分必要的條件,努力了甚至還要有點運氣。理性的回答就是,USP是什么?如果拿不出USP,拿不出長期的產品亮點,就沒有辦法建立持續的用戶心智。還有一個就是規模,汽車企業不成規模也活不下去。
問:就ID.系列產品來說,上汽大眾能否找到一個更強的、更符合現代傳播需求的USP,在新能源市場形成自己鮮明的ID?
賈健旭:這個事很實在,找不到USP,就是沒找準目標消費者。我們有新的ecosystem(生態系統)和eco partner(生態合作伙伴),我們絕對不可能只靠我自己,絕對要借力,讓我們新出來的電車是有USP的,是跟年輕消費者能夠同頻共振的。
問:到2025年,上汽大眾燃油車預計還會有多大的市場份額?
俞經民:客觀的事實是包括PHEV在內,新能源車每個月的滲透率都是上漲的。汽車市場這樣的發展是前所未有的,如此的波瀾壯闊,如此的跌宕起伏。
我回到上汽大眾是2021年。當時,我們就做長期規劃,肯定是要做堅定不移的長期主義者。那一年,我們對中國市場的判斷,認為到2030年有一半會新能源化。其實,在此后每一年的預測中,這個50對50的“節點”都往前提兩年。到2022年上半年,我們一看,已經提前到了2027年;到今年上半年,我們再看預測:到2025年達到一半對一半。所以,我肯定不是那種觀點,認為到最后燃油車就變成百分之十,或只有百分之五了。
同時,我覺得剛才賈總說的九個字已經基本回答了,就是“促電車,穩油車,上奧迪”。我們在內部也在反復講,我們和別人不一樣,我們在電動車之前的汽油車上的基礎比任何人都要好。但是,整體市場的趨勢很明確,電動車也要做,也要有一定的量。上汽大眾在電動車上取得的銷量,代表企業的品牌形象。市場是動態變化的,要實現這之間的平衡,一定要動態穩,動態的穩就是聚焦、調整。
那么,上汽大眾要聚焦什么車型?答案應該是ID.3,是“上奧迪”。上奧迪,就要做新的事情。汽油車我們做過的Lavida朗逸,Lavida前面還有個桑塔納2000型,是當年從巴西拿來的。上汽大眾技術中心是公認的“建筑商”,而不是“裝修隊”,他是可以“造房子”的,我們的車子是能變的。我們能夠深入到動力總成,能夠深入到整車的各個方面,這是我們的基礎。
所以,汽油車一定要沖上去,聚焦電動車市場發展有平衡的需求,這個平衡不是靜態的。靜態的平衡是穩不住的,動態的平衡就要聚焦,要調整。然后,奧迪要做新的事情,是在奧迪電動車的平臺做上去,反哺大眾;在大眾的PHEV上面做上去了,也是反哺奧迪,最終都是上汽大眾的。
賈健旭:我們都要看清“水晶球”里面2030年這個市場及其份額會變成什么樣?我認為,未來,PHEV大概的市場占有率為25%,電動車的市場占有率應該在35%-40%,剩下的就是燃油車。燃油車這個市場會很精妙,我很喜歡講的一個例子就是手表的故事。如果你去買一個可傳承、且保值的高端品牌手表,你肯定會買機械的,而不會買電子的,這說明高端品牌燃油車也是一定會存在的。
最后,我想強調的是,今天的上汽大眾自上而下都有危機感,感覺到寒意,有想法,也有做法。接下來的24個月,我們要抱團取暖,共同奔跑,這是必須要做的。所以我跟大家說不要抱怨,抱怨不能改變任何的過去,我們必須要朝這個目標努力向上。(車訊網 張宇星發自上海)
相關閱讀: